第四百一十三章:酋邦的选择(1 / 2)

1850美洲黄金大亨 鱼窝 1168 字 2023-03-29

“海岸的驻军不能调,海岸的驻军戍守着卡普阿斯河口,只要卡普阿斯河的河口掌握在我们手里,荷兰人的船就进不来,威胁不到坤甸城。”

梁耀拒绝调动海岸的驻军。

只要卡普阿斯河河口海掌握在他手里。

坤甸的守军就能和海岸的驻军遥相呼应,不是一处死地。

再者,海岸的驻军对包围坤甸城的荷兰皇家荷印军队也是威胁,只要这些驻军还在海岸的阵地上。

安特生就不得不分兵防备海岸的驻军,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牵制了一部分安特生的兵力。

“梁将军所言有理,卡普阿斯河口和坤甸城唇齿相依,两处都不容有失。坤甸城内的男丁也多多少少都当过兵,要是组织得当,也能整编出一支队伍来。”叶腾辉建议道。

“叶总制,整编城内男丁之事,就交给你来做,荷兰人的仓库内还有一些枪械,整编出一支千把人的队伍,协助守城还是可以做到的。”梁耀同意了叶腾辉的这一提议。

随即梁耀询问斯文道:“附近海域可有发现荷兰人的舰船?”

斯文非常果断地摇摇头:“不要说附近海域,巴达维亚的荷兰船,都没见往坤甸方向来的。”

这个结果让梁耀感到非常意外。

“没有海军的配合这个安特生就敢出兵收复坤甸城?”

“确系如此,我们在巴达维亚的眼线,也未见荷兰人的舰队有新动作,他们的主力战舰都伤得不轻,根据刚刚传来的消息,消息发出的时候,这些船都还在船坞整修。”叶腾辉说道。

多方情报都表明,安特生这次军事行动,似乎实在没有东印度群岛舰队的支援下进行的。

这在梁耀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坤甸是港口城市,荷兰人攻打港口城市不动用他们的所擅长的海上力量,而只动用陆军,这实在是有点让人费解。

是不是安特生这厮为了一雪前耻,在没有获得巴达维亚方面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出兵?

这个想法在梁耀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也只有这个解释是合乎常理的,但这么做又实在不符合一个职业指挥官的形象。

梁耀的目光在地图上的肯达旺岸逗留。

那是荷印当局在西婆罗洲最后一个大型的殖民据点。

如果安特生倾巢而出,那岂不是说明肯达旺目前的防务很空虚?

梁耀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可以趁着肯达旺岸防务空虚之际,从海上登陆肯达旺岸,打肯达旺岸一个措手不及?拿下荷印当局的这个殖民据点?

肯达旺岸要是拿下来,他将彻底掌握西婆罗洲的主动权。

荷印当局就算是想反扑,也只能从南婆罗洲地区的据点出发,其调兵遣将的效率将大大降低,梁耀也能有更多的反应时间。

“埃尔维斯不是已经拿下东万律吗?让埃尔维斯火速率兵赶回坤甸,我另有安排。”梁耀说道。

......

安特生率领4500人大军涌向坤甸城,并在坤甸城外安营扎寨。

同时,安特生遣使胁迫坤甸苏丹国的苏丹阿尔卡德里出兵协助安特生攻打坤甸城。

同时安特生还要求阿尔卡德里为他的军队提供食物,如有不从,荷兰皇家荷印军队在攻打坤甸城之前,必先荡平坤甸苏丹国。

阿尔卡德里还是头一回见荷兰人如此兴师动众,一次性调动四五千的兵力,而且荷兰来使的措辞也是前所未有地严厉。

阿尔卡德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不答应荷兰人的要求吧,坤甸苏丹国将荡然无存。

阿尔卡德里不是没想过反抗荷兰人的压迫,只是荷兰人仅仅出动两三百人就能把他们打的毫无脾气。

坤甸苏丹国实在是没有和荷印当局叫板的资本。

梁耀能让安特生调遣这么多的兵马对付他,自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梁耀和安特生,谁会是这场战争中的最后赢家,阿尔卡德里也拿捏不准。

当然,他也不敢拿捏,一旦捏错了,坤甸苏丹国就将付出亡国灭种的代价。

这就是弱者的悲哀,有时候他们甚至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只能服从于强权。

面对安特生的这些要求,阿尔卡德里只能一一应允。

忍痛派出了一千余名族内的兵丁为安特生作战,并且为安特生的军队提供食物。

同时,阿尔卡德里也遣使将此事告知了梁耀,希望能够获得梁耀的理解。

阿尔卡德里没指望此举能够获得梁耀,以及华人的谅解,但至少希望在战后,如果华人赢了,能够对他们进行宽大一些地处理。

梁耀很快获悉了这一消息。

安特生指望当地的苏丹酋邦提供给养,说明安特生的准备并不充裕,这也左证了梁耀判断。

安特生这次出兵,很可能是他的个人行为,而非荷印当局的授意。

如果安特生的这次军事行动是在荷印当局的授意下进行的,荷印当局不可能连最基本的后勤保障都不为安特生提供。

荷印当局可以不在乎当地土兵的生死,但不能不在乎那些欧洲士兵,特别是荷兰裔士兵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