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峰回路转(1 / 2)

雨幕之中,一辆马车缓缓停在肖府门外。一人撑着伞,快步登上台阶,叩响了肖府大门。

厚重的木门被人从里面拉开了一条缝,待门内的小厮看清来人手中的令牌,当即面色一变,片刻都不敢怠慢,立刻回身前去禀报。

“你说什么?宫里的令牌?”肖老爷浑身一震,“快,快去迎接!

他叫上夫人匆匆向门外走去,心中忐忑不已,又隐隐升起一丝希望。

莫非是自己的仕途迎来了转机?

门外之人手持拂尘,一开口便知是位太监,他神色冷淡地看着面前恭恭敬敬的肖老爷,手中拂尘一甩。

“肖婉姑娘可在府中?”

肖氏夫妇对视一眼,忐忑之中又升起一阵巨大疑惑,谨慎地点了点头。

两人亲自引着太监穿过内院,来到祠堂外。

见到仍然跪在雨中的肖婉,太监面色当场一沉,不悦地瞪了二人一眼,肖老爷立刻低下头去。

太监手中的拂尘再次一甩,尖细的嗓音在大雨中响起。

“咱家奉命,有要事请肖婉姑娘即刻回到龙场书院。”

肖老爷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宫里来的人,竟然是为了找自家闺女的?

太监撑着伞走到肖婉面前,亲自去扶,语气轻缓。

“肖婉姑娘,快快起来吧。”

接着又回头冷冷道:“还不快去准备干净衣服和姜汤?肖婉姑娘若是生病,耽搁了要紧事,看你们如何担待得起!”

待肖婉被扶回房中,喝了姜汤,肖老爷这才有机会询问,究竟是什么事,又是什么人突然召见肖婉。

太监看都不看他一眼,从鼻孔里哼了一声。

“上面的事,连咱家都没资格过问,你倒是好奇心挺重。”

肖老爷连忙低头称不敢,心中却是疑团重重。

婉儿不过是个普通的学生,虽然中了举,但是年纪尚轻,怎么会牵扯到“上面的事”呢?

难道是让她填补官缺?也不对呀。

莫说自己这个老举人几十年都没做上官,就是真要做官,也不该是个太监来通知呀。

肖老爷在旁边半天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话都不敢再问了。

“罢啦,你们若是不放心,路上跟着送一段也可以。只不过到了龙场书院门口,你们可就不许进去了。”

肖婉由于在雨中跪了许久,双腿早已麻木,最后是由父母搀扶着上了门外的马车。

“驾——!”车轮溅起水花,向龙场书院的方向疾驰而去。

……

赵思成昏昏沉沉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床上,屋里点着烛火,旁边围了不少人。

欧阳烨、宋眠、还有同学们都在。

见他醒来,众人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婉婉……”赵思成下意识叫道,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肖婉压根不在这里。

梁舟和周达赶紧扶着他坐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地问他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

赵思成抬手摸了摸脑袋,疼得“嘶”了一声。

除了脑袋上肿起一个大包,其他好像还行。

他缓过劲来,见众人身上还都滴着水,知道自己昏迷的时间也不久,问道:“问外面的情形怎么样了?”

宋眠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欣赏,笑呵呵道:

“放心吧,东宫的赈灾物资及时送到了,外面那个水坑也按你的法子筑井围起来了。你别说,这个法子本官还是第一回听说,你年纪轻轻,究竟是怎么想到的?”

赵思成琢磨了一下,怎么和他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就听见欧阳烨说道:

“宋大人,这孩子才刚醒,您倒是让他先缓缓。”

“啊,哈哈哈,是我心急了。”宋眠带着几分尴尬笑了起来,按捺住了好奇心,接着又对赵思成说道:

“你好生休息,此次赈灾顺利,你功不可没,我回头就向朝廷写折子,一定好好表彰你!”

赵思成眼睛立刻亮了,抓紧机会道:“宋大人,学生还写有治水策论一篇……”

他翻身下床,翻出了一篇文章递给宋眠,这是他来到龙安县之后抽空写的,其中不仅有一些更加先进的水利工程方案,还包括了城市建造、宫殿修筑等内容。

宋眠越往下读,神色越是震撼,不由惊异地再次打量了赵思成几眼。

宋眠让其他人都先出去,房间中只剩下自己和赵思成两人,他这才问道:

“你小小年纪,研究这些做什么?”

赵思成目光灼灼地看着宋眠,却不直接回答问题。

“学生愿将此文章送给大人,从今往后,思成愿为大人效力。”

宋眠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笑了笑:“你年纪轻轻,倒是懂得不少人情世故。不过本官要你这文章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