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河畔风陵渡(1 / 1)

十九永安 孤旅十九 519 字 24天前

一个普通的清晨,雾满拦江。

因大雾影响,汉滨河河面上,不见往来船只。来往的客船停泊在风陵渡口旁的码头上,旅人春衫正薄。许多人担心的围着船家,询问能否如期开船,这样的大雾,对船只行驶安全是极大的考验。

数只货船昨晚连夜卸了货,正在装上新茶、布匹,牛羊等货物,做启航前的准备,他们或返航,或沿汉滨河北上南下,继续行程。这般大雾,龙江上是不能行船的。

风陵渡码头更上游处,几艘货运官船,载着盐、铁等官家专卖物资,由持长枪兵卒把守,停在官家码头上,任何人不得靠近。 这几艘货运官船,隐隐成拱卫之势,将一艘客船护卫在核心。双日城城主孟雄,特地加派了城中兵勇,到永安镇上,沿汉滨河岸上保卫,严防生人接近。这艘停在官家码头上的客船,桅杆上悬挂着一面大旗,正随春日江风摇摆,旗上的字在雾中隐隐若现,眼力好的人能看到,上面绣着一个大字:“桢”。

“桢”是楚王吴亮杰第六子,鄂郡郡主吴桢的字。

相传楚王吴亮杰出身贫寒,父母早亡。楚王早年漂泊于荆湘之地,在龙江和汉滨河交汇的龙王口,以乞食为生,偶尔也做些为往来船只上下货物、帮客人挑担牵马的零活,聊以糊口。但楚王素有大志,常说“大丈夫当为人杰鬼雄,企可终日蝇营狗苟,今生只为英雄好汉牵马。”终于受不了这委屈,甩手而去。

英雄不怕出身低微,需有万丈豪情,方能建功立业。可这建功立业的肚子,和楚王的性子一样,受不了半点委屈,整日咕咕作响。

龙王口那时,有小庙一座,不知何处来了疯和尚一个,守在庙里。江河间来往船主必在小庙前供香三只,以求顺风顺水。日子久了,龙王口的龙王庙也在愚夫愚妇的口中灵验了起来,求子求学的,想升官发财的,都来敬香磕头。那时的楚王还不是楚王,也没有认祖归宗,寻回吴亮杰的名字,因家里有三个不知所踪的哥哥,周围人都叫他“小四”。小四沾龙王庙中供品的光,除了能够填饱肚子和梦想,还在梦中得天人神授,有了一身降龙伏虎、降妖除魔的本领。

适逢天下大乱,楚王起势于微末之间,为大夏国平叛开疆,立下不世功业,与大夏国主结为异姓兄弟,被封为异姓王,封地楚国。

位于龙王口的龙王庙越发灵验了起来,楚王龙兴之地,香火日益鼎盛,庙子也扩建了,以前一个龙王雕像不得不挪挪位,去住偏殿,让位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王佛三位大佛。

等到吴桢出世,天下平定已久。

这龙王庙却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市井中,有人还残留几丝印象,绝大多数人根本就记不起来,这里曾有一座庙子。龙王口重新变回成了龙王口,再也没有龙王庙这个地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