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哥,好久不见(1 / 2)

“小萧?”

张技术员小声喊,希望萧泾渭能帮忙解释一下。

萧泾渭完全没有被刘主任影响,他在脑海里一遍遍过着刚才维修的每一个步骤,手里端着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条条框框。因为当时已经检修的非常仔细,他能肯定主板电路上的问题已排除掉,这一点从b超机通电后屏幕亮起就能确定。那么,还有故障,原因可能就在别处。

他抬手朝张技术员招了招,示意他过来重新检查,顺便拔掉电源,让b超机归于沉寂。

萧泾渭:“这台机器之前的防尘工作做的不好,灰尘一多就影响散热,下方散热口和键盘区域也需要清理,你来搞一搞卫生。”

张技术员立即着手处理。

萧泾渭并不帮忙,而是拎着一根螺丝刀,时不时的紧一紧螺丝,调整一下插线。见刘主任疑惑的看着,他解释:“医用b超机是一台很复杂的电子仪器,其中有很多插板、插件、接线等。当受到较大振动时,这些插件有可能松动造成接触不良,使整机或机器的部分功能不能正常工作。”而他做的,正是一点点的将所有小问题消除。

等张技术员那边将灰尘的问题解决,萧泾渭正蹲在那儿做最后的调整,b超机的说明书上说,使用时要避免其振动,因此脚轮的锁开关一定要锁住,以免机器滑动与其它物体碰撞。这台机器一直被人推来推去,锁开着,机器的平稳性不够,这一点也需要排除。

朱技术看着俩人忙的热火朝天,他凑过去,想要评论几句。

刘主任不耐烦的把他往后边推:“这儿人多,你别来挤,站一边看着。”

朱技术心里不痛快,但也不好说什么,他在心里头冷笑,心说等会b超机还修不好,看这俩人还能咋说。

“你那儿有电源稳压器吗?”萧泾渭问张技术员,后者摇摇头,表示身上没有带那种东西。

他立即来到朱技术这边:“朱老师,您有稳压器吗?”

朱技术心里不满,本来不想搭理,可猝不及防之间就对上了萧泾渭灿烂的笑脸,此刻他脸上蹭了几道灰,一双眼睛极亮,带着年轻人独有的朝气蓬勃,最重要的是,他对待自己,很是恭敬,还喊了一声“朱老师”呢,于是,朱技术脑子一热,就在背包里翻出了一个旧的稳压器递了过去。

“谢谢。”萧泾渭双手合十,声音洪亮的道谢,“您帮了大忙了。”

刘主任的目光恰好落过来,朱技术与他有了一个对视,仿佛是感受到了赞许,很好的安抚了朱技术微酸的一颗心。

接上稳压器,重新连通电源。

张技术员拍了拍萧泾渭的肩膀,萧泾渭攥紧了去哪偷。

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b超机,它的屏幕唰的亮起,单调的提示音此刻显得如此亲切,开机界面的英文也引的大家行为盎然。

刘主任来了精神,大手一挥,让等在一旁的老师过来试操作一下,而另外一位老师很自然的躺在一旁的操作床上,拉起衣服露出肚皮,让老师测试机器,顺便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

两分钟后,操作的老师兴奋宣布:“腹部投影正常,机器修好了。”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这一次能够维修成功可谓是意义重大,春节后再开学,学生就可以在学校自己的b超室内学习操作了,想想都觉得振奋。

张技术员被刘主任拉着问话,朱技术在一旁认真的听,他们甚至还在研究日记本上记录的电路故障,刘主任等会还要去跟副校长汇报情况,这会儿得把来龙去脉彻底摸清楚。

萧泾渭离开时没有惊动任何人。

冬日里的阳光依旧热烫,照的久了,他的肚子突然咕噜噜的一阵乱响。成就感褪去,萧泾渭回到现实当中,他暗暗下定决心,必须得想个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掉饿肚子的问题。人是铁饭是钢,肚子填不饱就什么都不想做。

中午饭没吃,他脚底下步子有点软,出了学校门口,就见路上行人寥寥。距离过年也没几天了,学校周围不复往日的喧嚣,这冷清而寥落的感觉,委实令人有点想家,萧泾渭不由的苦笑,父母的样子已在记忆里慢慢褪色,妹妹的模样也记不太清了。如今他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心里早已没了牵挂。

漫无目的的走了许久,转过几道街,他来到了另一条比较狭窄的街道。附近有一个棉纺织厂,国企员工众多,吸引来了商贩汇聚。此时已是八十年代初期,市场逐步开放,许多人闻风而动,推着小车做起了生意。售卖的货品种类并不很多,临近过年,主要是以食品、日用品,以及一些专门写对联福字,卖鞭炮的摊位。还有人在卖大馒头,小推车上推着一口大锅,下边烧的热腾腾,锅上冒着白气,离老远都能闻到香味。

萧泾渭情不自禁的咽了下口水,他摸了摸右边的口袋,里边装着他仅有的财产,几张小票,几张粮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狠了狠心,萧泾渭还是决定买个大包子吃,要过年了,在身边擦肩而过的路人,每个都是喜气